系统解剖学简答题
1、简述腹股沟管的四壁,两口
前壁: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后壁: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
上壁: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下缘下壁:腹股沟韧带
内口:腹股沟管深(腹)环外口:腹股沟管浅(皮下)环
2、男性尿道分哪几部?有哪几处狭窄?有哪几处扩大?有哪几个弯曲?
分部:前列腺部、膜部、海绵体部
狭窄:内口、膜部、外口
扩大:前列腺部、尿道球部、尿道舟状窝
弯曲:耻骨下弯、耻骨前弯
3、右心房内可见哪些结构?
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卵圆窝、右房室口、界嵴
4、何谓心脏的传导系?
由特殊心肌细胞构成,具有自律性和传导性,主要功能是产生和传导冲动,控制心脏的节律性活动。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和Purkinje纤维网。
5、简述脑脊液产生及循环途径?
脑脊液由左、右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的脉络丛产生
侧脑室产生的脑脊液→室间孔→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产生的汇合→中脑水管→第四脑室,与第四脑室产生的会合→第四脑室的正中孔和外侧孔→蛛网膜下腔→蛛网膜粒→上矢状窦→窦汇→横窦→乙状窦→颈内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
6、试述脑的动脉供应:
脑的动脉来源于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以顶枕沟为界,大脑半球的前2/3和部分间脑由颈内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1/3及部分间脑、脑干和小脑由椎动脉供应。
7、试述脑脊液循环。
左右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室间孔→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中脑水管→第四脑室(与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两外侧孔→蛛网膜下腔→蛛网膜粒→上矢状窦。
8、脑干网状结构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①与大脑的联系及上行激动系统;
②与脊髓的联系及调节躯体运动;
③脑干内部的联系及调节内脏活动;
④参与睡眠发生,抑制痛觉传递
8、肝硬化肝门静脉高压时出现呕血,试述其侧副循环途径及出血部位?
肝门静脉→胃左静脉→食管静脉丛→食管静脉→奇静脉→上腔静脉
出血部位:食管静脉丛
9、肝门静脉高压时,患者可出现便血,写出此侧支循环途径?说明出血部位?
肝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直肠上静脉→直肠静脉丛→直肠下静脉→髂内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
出血部位:直肠静脉丛
10、试述肝门静脉特点、组成及属支
特点:两端都是毛细血管网、无静脉瓣
组成: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在胰头后方汇合而成。
属支: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胃右静脉、胆囊静脉、副脐静脉
11、胆汁在何处产生?正常情况下如何排入十二指肠腔的?
在肝脏由肝细胞产生,经由肝内胆管——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管——胆囊内储存。进食后,胆囊收缩,由胆囊——胆囊管——胆总管——肝胰壶腹括约肌舒张——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腔内。
12、分布于胃的动脉有哪些?来自何动脉?
胃左动脉来自于腹腔干
胃右动脉来自于肝固有动脉
胃网膜左动脉来自于脾动脉
胃网膜右动脉来自于胃十二指肠动脉
胃短动脉来自于脾动脉
13、泪液从分泌开始,经过哪些结构流入鼻腔
泪腺→泪腺排泄管→结膜囊→上、下泪点→上、下泪小管→泪囊→鼻泪管→下鼻道
14、从解剖学角度叙述近视、远视、青光眼、白内障、霰粒肿、麦粒肿都是怎么回事?
近视:眼球因各种原因导致屈光力度加强,使进入眼球的光线聚焦于视网膜前方。
远视:眼球因各种原因导致屈光力度减弱,使进入眼球的光线聚焦于视网膜后方。青光眼:房水循环受阻,滞于眼后房内,导致眼压增高,称青光眼。
白内障:晶状体因各种原因而变混浊,称白内障。
霰粒肿:由于睑板腺导管阻塞,形成睑板腺囊肿,称霰粒肿。
麦粒肿:睑板腺化脓感染时称内麦粒肿,如感染部位位于睫毛毛囊或睫毛腺,称外麦粒肿。
15、固定子宫的韧带有哪些?作用如何?
子宫阔韧带: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
子宫圆韧带:参与维持子宫前倾
子宫主韧带:防止子宫向下脱垂
骶子宫韧带:参与维持子宫前倾前屈
16、左、右主支气管特点,说明为何气管异物易落入右肺?
左主支气管:细、长、倾斜度大
右主支气管:粗、短、陡直
气管隆起偏向左侧,右肺通气量大
17、12.参与呼吸运动的肌肉有哪些?
吸气:胸大肌、胸小肌、肋间外肌、前锯肌、膈肌。
呼气:肋间内肌、膈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直肌。
18、试述瞳孔对光反射途径。
瞳孔对光反射的通路如下:
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两侧视束→上丘臂→顶盖前区→两侧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收缩→两侧瞳孔缩小。
19、试述管理瞳孔开大和缩小的肌肉、神经支配及来源。
管理瞳孔缩小的肌是瞳孔括约肌,由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纤维支配,此纤维起自中脑缩瞳核。管理瞳孔开大的肌是瞳孔开大肌,由交感神经支配,此纤维发自颈上节的交感节后纤维,经颈内动脉丛及睫状神经节到达眼球。
20、试述舌的神经分布概况?
三叉神经的舌神经:舌前2/3的一般感觉
面神经的鼓索:舌前2/3的味觉
舌咽神经的舌支:舌后1/3的一般感觉和味觉
舌下神经:舌肌
21、试述脊神经的组成及纤维成分如何?
脊神经共31对,每对脊神经借前根和后根与脊髓相连,前根属运动性,后根属感觉性,二者在椎间孔处合成一条脊神经干,感觉和运动纤维在干中混合,因此脊神经是混合性神经。根据脊神经的分布和功能,可将其组成纤维分为四类:
感觉神经纤维: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皮肤、骨骼肌、腱和关节,将浅、深感觉传入中枢。
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传导内脏感觉。
运动神经纤维:躯体运动纤维:分布于骨骼肌,支配其运动。
内脏运动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支配平滑肌和心肌的运动,控制腺体的分泌。
22、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和周围部的组成?
①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1~腰3节段的灰质侧柱的中间外侧核。交感神
经节前纤维起自此核的细胞。交感神经的周围部包括交感干、交感神经节,以及由节发出的分支和交感神经丛等。
②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干的一般内脏运动核和脊髓骶部第2~4节段灰质的骶副交感核,由这些核的细胞发出的纤维即节前纤维。周围部包括神经节、节前纤维、节后纤维。
23、简述坐骨神经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及损伤后的表现:
(1)坐骨神经起自骶丛,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在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下行,
在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在股后区支配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胫神经分布于小腿后群肌和足底肌,小腿后面和足底皮肤。
(2)损伤后,小腿后群肌无力,足不能跖屈,内翻力弱,足呈背屈外翻位,出现“钩状足”畸形。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分布于小腿前群和外侧群、足背肌和小腿外侧、足背、趾背的皮肤。损伤后足不能背屈,趾不能伸,足下垂且内翻,呈“马蹄内翻足”畸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liaozx.com/tlsly/10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