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工资是如何统计出来的,您对通辽市统计
白癞风的症状 http://www.bflvye.com/
上一篇文章: 年内蒙教师资格春季考试报名工作及 下一篇文章: 通辽早点年7月14日星期二
按照市纪委、市委宣传部、通辽广播电视台的安排,年3月5日《行风热线》的上线单位是通辽市统计局。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包兴华走进直播间,就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数据、重大普查调查、确保数据质量、民生统计指数、,加强统计法治监督等问题与广大市民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
市民咨询热点问题
市民当前全市正处于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塑造高质量发展优势的关键时期,我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向前推进,同时经济运行也面临着下行压力。那么在过去的年,根据统计数据来看,全市的经济运行情况如何呢?答: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市场信心不断提振,民生保障有力有效。根据盟市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6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下降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2亿元,同比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2亿元,同比下降4.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1亿元,同比增长0.6%。第一、从供给侧看,三次产业生产逐步恢复。一是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市粮食产量达.96亿斤,增产3.24亿斤,同比增长1.9%,产量稳居全区第一位;粮食单位面积产量.78斤/亩,每亩产粮比年增长15.49斤,有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稳定。畜牧业发展提质增效。牧业年度牲畜存栏同比增长5.9%,其中牛存栏同比增长22.3%。畜种结构趋于科学合理,农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步提升。二是工业生产企稳回升。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总体呈现稳步恢复、逐季回升的态势。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2%,其中制造业增长5.5%,制造业快于整个工业。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1%、医药制造业增长26.8%、食品制造业增长3.1%。与之相应的产品产量稳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发电量同比增长4.7%;电解铝产量增长7.7%;铝材产量增长22.9%;味精产量增长1.1%;液体乳产量增长6.2%;平板玻璃产量增长3.0%;化学药品原药增长71.1%。三是服务业持续回暖。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6%,年内实现由负转正。1—12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3%,20个大类行业中,12个大类行业实现正增长,行业增长面达60.0%。网络购物、无接触式消费带动物流行业快速发展。1—12月,全市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8.0%。第二、从需求侧看,投资、消费回升态势持续显现。一是投资降幅持续收窄。年,全市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2.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5.4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收窄15.0个百分点。二是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5.6%,降幅比上半年收窄6.7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收窄2.2个百分点。汽车类消费保持正增长。全年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2.2%,12月当月增长22.1%。第三、从民生领域看,“六稳”、“六保”落地显效。一是居民就业得到保障。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5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5%,控制在调控目标之下。二是物价总体稳定。年,面对疫情冲击,市委、市政府多措并举保供应、保稳定,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各类商品供应充足,全市主城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涨幅比上年回落2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2个百分点,物价总水平保持了温和上涨的态势。三是居民收入保持增长。全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3.6%,快于经济增速。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9%;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9,较上年缩小0.14,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四是企业效益总体向好。全市围绕落实“六稳”“六保”工作,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减税降费取得积极成效,企业收益持续改善。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3%,利润总额增长29.2%。第四、从创新发展的动力看,新动能不断增强。一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全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1%,比上年加快5.7个百分点。能源绿色转型发展形势向好。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2.3%,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比重达到18.3%,占比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风力、光伏发电量分别增长11.4%和17.5%。二是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传统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新产业、新动能不断增强,网上购物、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持续火热。全年全市邮政业务总量和邮政业务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24.5%和21.4%。快递业务进港量近1亿件,出港量近1.5万件,分别比上年增长71.6%和39.1%;快递收入同比增长35.2%。市民近几年统计部门公布的平均工资涨得比较快,可是却感觉工资没有这么高,这是怎么回事?
答:关于统计部门公布的平均工资数据,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读:
一是统计部门公布的平均工资数据不等于个人具体工资。平均工资是反映总体情况的指标,它不同于每一个人的具体工资水平。由于各单位所处行业、所在地区、经济效益及个人所在的岗位不同等诸多因素,平均工资客观上存在较大差异,个体的感受会有不同。
二是统计部门工资统计反映的是税前工资,而不是实发工资。根据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和国际工资统计的通常做法,工资包括了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公积金以及养老、医疗保险基金个人缴纳部分。所以,统计部门公布的平均工资要比多数人实际拿到手的工资要高。
供稿:通辽广播电视台《行风热线》节目组
通辽广播电视台融媒体出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liaozx.com/tlsly/8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