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全力打造内蒙古融入东北的桥头堡
光阴荏苒,步履铿锵
在时光积淀中,通辽精彩一跃,在东北全面振兴中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在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出“四个着力”有如照亮前途的灯塔,指引前程的航标,撑起了通辽全面振兴发展的新格局,开启了东北全面振兴再出发的新征程。
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
新一轮东北振兴以来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7%;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5%;
●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6%;
●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元和元,年均分别增长9.2%和9.8%。
●三次产业结构由年的14.4:50.5:35.1发展到年的21.5:36.1:42.4。
深入实施融入东北一体化战略
●落实京蒙扶贫项目资金1.2亿元。
●通辽市累计开工投资的亿元以上项目个,实现到位资金亿元,其中从东北三省招商引进项目个,到位资金亿元。
●精准脱贫扎实推进,贫困人口减少到5.69万人,贫困发生率降低到3%。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十八大以来
●通辽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亿元。
●玉米生物产业形成13大类多个品种的产业链。
●铝镍硅新材料产业形成余种产品,伯恩露笑大尺寸彩色蓝宝石批量生产成为全球最大的蓝宝石供应商。
●在全国首创推行肉牛“结算贷”“保险贷”,肉牛电子交易中心即将运营,被评为“中国草原肉牛之都”。
●蒙医药产业落实药材种植32万亩,蒙成药产量占全国市场50%以上,获评“中国蒙医药之都”。
●“通辽黄玉米”“科尔沁牛”市场品牌价格分别达到亿元和亿元。
●文化旅游产业以“一带一路”敖包相会主题为牵引打造景区景点80多个,旅游人数和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
●累计完成沙地综合治理万亩,沙地治理模式得到国家林业局肯定。
●粮食交易中心运营,牛羊肉交易中心、肉牛交易中心即将运营,届时通辽市农畜产品网上网下年交易额可达亿元以上。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
铁路方面:自治区首条出区高铁通辽至京沈高铁连接线年内建成通车,通辽市铁路通车里程达.2公里,电气化铁路里程达.4公里。
公路方面:通辽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公里,主城区至旗县全部连通高等级公路,实现乡乡通公路、村村通水泥(沥青)路。
民航方面:通辽机场开通14条航线,可直达北京、长春、哈尔滨等15个大中型城市。
水利方面:“引绰济辽”一期工程正在组织开展征拆迁、二期工程已开展线路勘察,辽西北调水工程可研通过水利部初审,嘎海山水库建设有序推进,毛都水库已截流蓄水。
能源通道方面:扎鲁特—青州±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双胜至通辽天然气管道建成使用,增加配电网变电站布点,初步形成千伏环网供电格局。
改革创新不断深入
通辽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自治区的坚强领导下,展现新气象、强化新担当、施展新作为,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奋力开创营商环境好、创新能力强、生态环境优、发展活力足的新时代通辽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
来源:中国通辽网(记者:任杰)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编辑:李珍
校对:杨文娟苗旭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日报》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liaozx.com/tlsxs/14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