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继续教育学习体会
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教育也经历了特殊的洗礼,从高考的延期到网络课堂的常态化,我们经历了太多,也收获了许多。在这个值得记忆的时期,通辽市教育局通过教育云平台为我们进行了一次全方位、深层次的继续教育学习,让我在教中学,在学中教,不断努力,不断提高。
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我们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所以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需要。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既要做好老师,也要认真做好一名学生,不断接受新事物,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习,与时俱进。对于现代教师而言,学习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大趋势,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给我们带来了一次与现代技术接触的机会。俗话说得好: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是否不断地学习,有些人不以为然,认为一本课本,一支粉笔就能守住三尺讲台,照样有一份糊口的工作。但不尽然,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应该与时代紧密结合在一起,就必然善于接受新观念、新知识,认真专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
通过市教育专家的集中培训,我初步了解了本期教育培训的主题:新时代的教师要加强观念的转变:教育资源观的转变、技术素养观的转变、教育技术观的转变、发展能力观的转变、教育管理水平的转变和思维类型观的转变,只有把握大的发展方向,才能更好地指导自已不断提高。只有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才能成为合格的现代化教育工作者。云平台为我们提供了更方便的空间服务,在网络备课、在线答疑、在线课堂、同步课堂、网络作业、资源推送等方面进行推送,加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资源的收集能力、整合能力等等提供了方便,共享自习的收获,分享自习的成果,省时省力,为实际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精神,充分利用互联网实时、方便、快捷的特点,我们停课不停学,通过“如何开展线上教学”课程的学习,使我学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提高了本人对线上教学的全面了解,疫情期间,用科技推动教育,多种现代化教育手段和媒体走进课堂,来到学生们中间,在特殊时期架起了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桥梁。通过网络学习,我们详细了解了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不同,技术操作,学习环境,时间和空间差异化,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最重要的还是教学,让孩子学会知识才是最关键。线上教学的实施,更需要我们做好课程准备,线上课程的多元化给我们更充分的设计空间,可以是图文的形式,也可以是直播或录播课程。同时,要选择适合的平台,既保证课堂的流畅,也要方便师生的交流。随着网络云课堂的开展,线上教育将成为未来学校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所以我要努力做好教学工作,保质保量完成特殊时期教学工作。同时专家从教育云的全面运用入手,细致讲解空间组成及其日常教学应用;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背景,相关政策解读教育云的内在价值,结合实际指导操作运用。我们可以利用教育云平台推送相关的微课视频,布置相关的智能作业,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及时反馈预习情况。对作业的布置,要紧扣课堂教学重点,求质不求量,我们应在课堂上预设作业中可能出现的高频错误,做好周密的准备。学情统计功能,及时收集,统计学生的预习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总之教育云平台可以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方式方法很多,值得每位教师去探索创新。但在教学中,要注意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学生,或代替学生去作出判断和决择,而是协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自我,尽量发挥他们自己的潜力。只要我们善于创新、善于发现、善于结合与巧用,就会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尽早规划自己的未来。
通过学习我更新了观念: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透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此刻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主角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用心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透过交流到达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理解,到达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能够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
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职责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状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地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地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
教师是春蚕,是蜡烛,是航标灯,是导航员。而我要说,教师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需要吸收多方面的营养:有科学的教育思想,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贴合时代特点的教育言论,有广博的学识,有令人佩服的教学艺术,有较强的人格魅力,有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为了到达这一目标,我始终在做着一个“好学生”。多年来,在教学工作的同时,我用心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这股春风吹来之后,我更感觉到如鱼得水,反复翻阅新课标,领会其中的真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我都用心参加。“教师应有一种苦读,苦学的精神。”苦读、苦学就应是教师的“天性”。学习研究新课标新课程,让我有了方向从学习中我懂得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我在不断的学习,也在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探索,从教材、教参、课程标准中去触摸新课改的灵魂,准确把握教学的尺度。研究中考题体会其中蕴涵着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在同行身上学到的好方法也及时去应用。我和学生们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我想,所谓的教学相长就是这个意思吧!如此种种,我在做“好学生”的基础上,也在努力地做好教师。做“好学生”是我的所想所求;而做一名好教师是我的终极目标。
“给孩子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是发展的,是常新的,作为老师要不断地小聚知识,更新知识,积累知识,继续教育学习的收获是十分丰富,它引发我更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然而,憧憬未来,我明白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毕竟这些思考和理论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尝试和运用,并最终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东西,我想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到达培训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liaozx.com/tlsxw/11937.html